今年一季度市場總成交額達84234.2萬元,總交易量達181384噸,日均人流量為20000人次,車流量為9000車次。其中蔬菜成交額47531.6萬元,成交量159502噸;豬肉成交額8384萬元,成交量4050噸;水產成交額12346萬元,成交量8997噸;禽蛋成交額417.6萬元,成交量565噸;冷凍行業成交額12643萬元,成交量8270噸;補充行業成交額2910萬元。呈現穩定的市場運行態勢,以下為本季度具體運行情況分析:
一、蔬菜行業
一季度蔬菜累計成交量159502噸,成交額47531.6萬元,成交均價3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成交量164071噸,成交額46802萬元和成交均價2.8元/公斤,成交量同比下降3%,成交額同比增長2%,成交均價上漲7%。蔬菜行業呈現出:
(一)總成交量同比下降3%,其中:
1月份成交量51560噸,與去年同期57476噸相比,下降10%。成交量下降主要原因:今年春節在2月4日,從1月中旬開始我市及周邊地區的企業和外來經商務工人員開始陸續歇業返鄉,據鐵路義烏站相關統計,1月21日春運第一天,就發送旅客近4萬人,1月26日發送旅客5萬多人。外來人員返鄉,導致農產品的剛性需求大幅下降,據經營戶反饋,周邊地區到市場進貨客商的進貨頻率也有正常時期的1-2天增加到3-4天。經營戶也根據銷售情況放緩進貨量,據統計1月1日至16日,日均進場客菜送貨車數在80輛,日均進場客菜(外地蔬菜)在1200噸,17日至31日,日均進場客菜送貨車數減少到60-70輛,日均進場客菜700噸。
2月份成交量42130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3月份成交量65812噸,與去年同期64495噸相比,增長2%。增長主要原因:受市場二級蔬菜批發銷售增長帶動,隨著春節蔬菜開始供應上市,葉菜類供應較充足,特別是青菜,進場供應量充足,主要是來至江蘇、上海、我市及周邊地區,成交價格在2.5-4元/公斤。據二級蔬菜批發經營戶反饋,現在市場夜間交易高峰期間銷售明顯好于2月,葉菜類產品比較好賣。據統計二級蔬菜批發本月成交量相比去掉同期增長1200噸,同比增長2%。
(二)成交均價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
1月份成交均價2.72元/公斤,較去年同期2.8元/公斤成交均價下降3%。主要原因:對于前兩年利潤比較高的品種,菜農積極性高漲,種植面積比較大,并且今年天氣情況比較好,沒有出現極端天氣,適合蔬菜生長,大多數種植戶獲得了大豐收,導致市場上的蔬菜供過于求。
2月份成交均價3.28元/公斤,較去年同期3.1元/公斤成交均價上漲6%。主要原因:受春節期間人工費用、運費上漲和中高檔蔬菜成交量增加等多重影響,對本月的蔬菜成交均價的上升形成有利的支撐。
3月份成交均價2.99元/公斤,較去年同期2.7元/公斤成交均價上漲11%。主要原因:進入3月份以后,蔬菜供應模式開始由冬季蔬菜逐漸轉變為春季蔬菜,在產區蔬菜在換季轉換過程中,受天氣的影響,出現部分蔬菜品種換季銜接斷檔,出現短時間供應短缺,導致該部分品種蔬菜價格上漲,如蒜芯,本月月初受供應緊張影響,成交價格在16元/公斤,隨著供應逐漸恢復,到了下旬,價格下降到10元/公斤左右。
二、豬肉行業
一季度豬肉成交量4050噸,成交額8384萬元,成交均價20.7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成交量4520噸、成交額9172萬元和成交均價20.3元/公斤,成交量同比下降10%,成交額同比下降9%,成交均價上漲2%。豬肉行業呈現出:
(一)成交量呈現兩頭高中間低態勢
1月受春節前制作香腸、臘肉等傳統風俗影響,帶動零售交易量提升,本月成交量達1400噸;2月受春節假期和外來人員歇業返鄉的雙重影響,本月成交量僅1200噸;3月受我市及周邊外來人員返回開業,市場業態回歸正常態勢,本月成交量達1450噸。
(二)成交價格呈現兩頭漲中間跌態勢
1月因疫情影響本地區加強了生豬流通的控制,我市的豬肉生產企業華統公司受生豬供應限制制約,提高了價格,成交均價23元/公斤;2月我市豬肉生產企業華統公司供應市場的豬肉以冷鮮肉為主,價格低于熱鮮肉,成交均價18.4元/公斤;3月主要是受去年疫情影響,導致規模型生豬養殖戶和生豬養殖場減產,影響本月生豬的出欄量;另從3月8日國家啟動儲備肉的收儲,造成生豬供應偏緊,帶動生豬價格上行和形成價格支撐,生豬供應價格上調2元/公斤,本月成交均價20.4元/公斤。
三、禽蛋行業
一季度禽蛋成交量565噸,成交額417.6萬元,成交均價7.4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成交量492噸、成交額365.7萬元和成交均價7.4元/公斤,成交量同比增長15%,成交額同比增長14%,成交均價基本持平。禽蛋行業呈現出:
(一)成交量較去年同期增加,原因多方面
1月春節假期企業歇業、外來人員返鄉需求減少和節前商場活動促銷沖擊等因素影響,成交量170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6%;2月價格下調對銷量增加有一定促進,成交量120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7.6%;3月豬肉和冷凍產品環比價格上漲影響,對禽蛋的銷量形成拉動作用,本月成交量275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1%。
四、水產行業
一季度水產成交量8997噸,成交額12346萬元,成交均價13.72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成交量9072噸、成交額13863萬元和成交均價15.28元/公斤,成交量同比下降0.8%,成交額同比下降10.94%,成交均價下降10.21%。
(一)成交量與去年基本持平,呈現穩定的態勢
1月受下半月外來經商務工人員返鄉的影響,據市場經營戶反饋,隨著外來人員的返鄉和企業歇業,企業食堂和快食型餐飲等對白鰱、草魚等大宗水產品的需求下降,成交量3350噸;2月春節假期開始的連續降溫降雨天氣對用量較大的燒烤、大排檔等餐飲業產生一定影響,對水產銷售形成一定不利,成交量2600噸;三月,小龍蝦開始率鮮上市供應,對水產交易量增加有一定帶動作用,本月成交量3047噸;現小龍蝦(紅蝦)規格為4/5錢/只,價格在56-70元/公斤;小龍蝦(青蝦)規格為3/4/5錢/只,價格在90元/公斤。
(三)成交均價呈現下浮態勢
1月成交均價下降主要原因受2018年全年水產價格高于2017年和今年冬天天氣有利于水產生產雙重影響,產地供應充足,價格較去年同期略有下調,如大闡蟹、明蝦、鯽魚、黑魚、草魚等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2-4元/公斤。
2月受今年春節期間,中高檔水產價格低于去年同期影響,主要以明蝦、黃鱔、甲魚、鯽魚、黑魚、梭子蟹等中高檔水產的成交均價低于去年同期。以大閘蟹為例,今年規格3的母蟹的價格在90-110元/公斤,去年同等規格母蟹價格在100-120元/公斤,同比下降10%左右。
3月受去年水產行情良好影響,水產養殖戶數量增加,供應量增加,以白鰱、草魚和花鰱等大宗淡水魚的價格略有下調,本月白鰱成交均價6元/公斤,草魚成交均價9元/公斤,花鰱成交均價13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價格下調1-2元/公斤,大宗淡水魚成交均價下調拉動成交均價整體下降,2月中下旬開始的連續降溫降雨天氣對用量較大的燒烤、大排檔等餐飲業產生一定影響,對水產成交價格形成一定制約。
五、冷凍行業
一季度冷凍成交量8240噸,成交額12643萬元,成交均價15.34元/公斤,呈現穩定的態勢。1月受下半月我市及周邊地區的外來人員返鄉、企業單位、餐飲行業歇業影響,成交量3400噸;2月銷售業態呈現以零售和小批發為主的態勢,成交量1670噸;3月受鮮肉價格較高的影響,對冷落肉制品銷售形成拉動作用,成交量3200噸。
六、補充行業
調料、豆制品、冷凍、醬菜等行業為市場的補充行業,一季度成交額291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呈現穩定發展態勢。
七、本季度運行主要存在問題是冷凍區店面營業率低
據統計,市場冷凍區店面的營業率在68%,導致冷凍區店面營業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有:1、受市場地理位置較偏遠,導致零售客源流失嚴重,冷凍店面經營本就以小批發和零售兼容模式為主,受影響較大。2、原冷凍市場分流安置在城區經營戶和新馬路菜市場冷凍專業區對市場經營戶的經營信心影響較大,市場經營戶擔心在新馬路菜市場會形成一個冷凍行業集聚區,影響市場繁榮;3、經營成本增加,主要是配送成本和人工成本,利潤空間急劇壓縮。4、部分店面歇業到城區或集貿市場周邊經營,原店面改行為專業冷庫,出租市場其他經營戶使用。浙中農副產品市場 黃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