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金華農產品批發市場在市供銷社的領導下,依照年初工作部署,積極開拓思路,創新結構管理,推行適宜舉措,完善設施改造,優化交易環境,提升商戶服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上半年交易量、交易額分別為108.2萬噸和67.4億元,同比遞增7.6%和3.1%,有力的保障市場供應,滿足了市民的消費需求,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繁榮。
一、交易保持穩步攀升,增長勢頭趨于放緩
上半年,市場交易勢頭繼續向好,交易量相較去年同期增幅7.6%,各月中除1月份因春節延后原因同比下降8.5%,其余各月同比增幅均不低于10%。市場保持穩步發展得益于推行的一系列正確舉措:一是調整場地結構。市場果蔬通過車載形式進行交易的比重以每年20%的增幅遞增,車載交易在保障生鮮和提升銷量方面具備諸多優勢,所以市場從實際出發,通過調整地產水果交易區,優化原有車載交易區等手段,盡可能的在有限的空間內騰出位置擴大車載交易區域,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交易需求;二是引導產區直發。隨著外來客菜在蔬菜交易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保證上市蔬菜新鮮價廉、質優安全成為市場的必然責任,為此市場通過引導商戶與產區專業合作社緊密對接,鼓勵商戶在上游產區自建基地,擴大外來客菜車載交易區域等形式,著力為蔬菜品種的蓬勃發展做好鋪墊;三是推行錯峰經營。受限于市場緊張的交易空間,多數商戶難以施展渾身解數,擴大自身交易規模,為此市場經過調研,積極引導各商戶推行錯峰經營方式,鼓勵部分經營品種集中在不同時段進行交易,以避免集中大規模交易而導致的秩序混亂,交通擁堵。
雖然市場交易量仍然保持正向上揚,但增長勢頭趨于穩健的現狀不容忽視,相較前兩年上半年15.4%和11.8%的同比增幅,今年增速繼續放緩。分析原因:一是行業發展瓶頸。我國農產品產量連年快速增長,但國內消費量保持穩定,如果出口形勢不濟,極易造成供過于求現象,抑制行業發展;二是經濟劣勢作用。受經濟劣勢拖累,周邊中小型企業倒閉關門的不在少數,其一直為市場大宗實惠果蔬的主要消費群體,消費的戛然而止自然對市場的交易攀升影響明顯;三是消費需求上升。隨著物價的逐年攀升,消費者對于新鮮果蔬的消費需求也隨之發生變化,“吃少點,吃好點”成為多數消費者的首選,以致果蔬朝著高端化、品質化、小包裝化的方向發展;四是周邊同行競爭。周邊同業市場的蓬勃發展不可避免的擠占原本恒定的市場份額,促使我市場銷量無法出現大幅增長。
二、地菜銷量下滑明顯,菜價處于穩定狀態
1-6月份地產蔬菜交易16000余噸,交易量同比下滑21.2%,萵筍品種繼續占據銷量第一位置,份額占比37.2%,交易量同比下滑22.0%。其余各大宗品種有苦瓜、番茄、西葫蘆、南瓜、菜玉米、大白菜、莧菜、瓠瓜、小白菜、蒜苗等,交易同比情況-3.3%、-9.6%、-48.1%、+13.4%、+8.0、-41.5%、-0.1%、-16.6%、-3.9、-32.2%。交易額下滑8.5%,各品種綜合均價2.5元/公斤,同比小幅攀升19.0%,各大宗品種的均價同比情況分別為+23.1%、-3.4%、-34.4%、11.8%、+6.3%、-29.0%、+50.0%、-5.0%、+52.6%、+47.4%、+15.2%,各有漲跌,地菜價格整體趨于穩定。
對比前兩年數據,地產蔬菜同比銷量繼續呈現出下滑態勢,分析原因:一是種植面積減少。隨著本地商業用地開發范圍越來越大,原來用于蔬菜種植的田地都被開發征用,以致蔬菜產量下降;二是菜農數量減少。相比其他行業,種植蔬菜所獲得的收益逐年下滑,因此直接令菜農數量,特別是年輕菜農數量的銳減,進而導致蔬菜無法成規模上市;三是價格上無優勢。原先本地蔬菜以新鮮量大、價格實惠為優勢,外銷一直具備良好的競爭力,而近幾年隨著山東等蔬菜大省集約化種植規模擴大,上市價進一步被壓低,令我市地產蔬菜競爭優勢下降;四是流通成本增加。相比客菜的標準化種植包裝流程,地產蔬菜千家萬戶的種植特性,令蔬菜經紀人必須耗費人工去分揀包裝,這就使得流程成本增加,競爭優勢下降。
三、水果銷量連年攀升,價格相較去年實惠
近幾年,我國水果產量一年高過一年,特別一些有著良好市場預期品種的種植量每年都在急速增加,今年上半年,市場交易水果76.7萬噸,同比增幅6.9%,其中進口水果12萬噸,國產水果64.7萬噸。在銷售掉的水果品種中,大宗品種的上市量令人側目,如春節期間的進口車厘子品種,日均到貨300噸,同比增量50%以上;原本3月份即步入下市行情的丑八怪柑橘和砂糖桔,直至4月底還保持著旺盛的銷售勢頭,其它品種如5月份的荔枝、6月份的西瓜和桃子都在去年同期上市量的基礎上有一定的增量。水果銷量增加一方面源于市場推行的一系列的管理舉措,另一方面與整個水果產業的快速發展息息相關,消費需求的逐年增加,以及產銷環節中外來資本的涌入都給整個水果行業的發展帶來不小的推動。
今年上半年市場水果價格和去年同期相比實惠了不小,綜合果價同比降幅在25%左右,其中進口水果類同比降幅11.8%,國產類水果降幅26.4%,下降比較明顯的品種有車厘子、提子、丑八怪柑橘、荔枝、蜜桃等,同比降幅-35%、-30%、-22.1%、-16.5%、-9.9%。促使今年上半年水果價格實惠的原因一是水果產量增加。各水果產地種植規模的擴大帶來了產量的快速增加,供大于求的現狀壓低了水果價格;二是消費需求提高。消費者對水果整體質量的要求只增不減,這就促使原本普通的大宗水果只能通過品種改良或價格下降的方式來獲得生存空間;三是行業競爭激烈。在現階段各行業不景氣的現狀下,水果產銷行業門坎較低的特性,令多方資金和經紀人都進入該領域,導致競爭加劇無法推高果價。
四、春茶上市品質提升,成本增加價格小漲
上半年,浙中茶葉市場交易茶葉近1000噸,主要品種是春茶,3月中旬上市高峰時,日均可交易650公斤,略高于去年同期。整體交易特點:一是上市提早。今年春節后氣溫適宜,茶樹長勢較好,春茶上市時間較去年同期提前了一周左右;二是價格小漲。上市春茶葉品種多樣,綜合均價520元/公斤,較去年同期小漲8.3%,原因與人工費用增加密不可分,受經濟環境影響,各項費用特別是雇傭熟練采茶工的費用逐年增加,即便如此不少地方還是難覓熟練的采茶工;三是品質提升。今年天氣狀況適宜,春茶的品質明顯高于去年同期,色澤鮮亮、香氣濃郁。
浙中茶葉市場以助農售茶,扶農增收,推動本地茶產業發展為出發點,延續去年優惠措施,繼續對進場自由交易的茶農免收進場費、司磅費等費用,不給茶農增加負擔,并且一如既往的提供熱水司磅、治安清掃等服務,聯系新聞媒體給予大力宣傳推廣,并通過網絡新媒體組織一系列活動來吸引消費者參與,在為茶農茶商創造一個優良的交易環境的同時盡全力助推茶葉銷量上臺階。
五、下半年預測
進入下半年,市場果蔬的供應及銷售還會出現一個增量過程,外地蔬果將繼續成為第三季度中供應的主力軍,延續了上半年實惠價格的果蔬,預計下半年大幅漲價的可能性不大,以穩為主。不過夏季炎熱天氣不利于果蔬儲藏的劣勢同樣存在。第四季度中的黃金“雙節”將是市場果蔬銷售的亮點,“雙節”所帶來的熱點效應,將進一步放大市場的成交量和成交額,同時助推果蔬銷售進入全年銷量中的第二個高峰。金華農產品市場 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