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市場保持了繁榮穩定的發展態勢。據統計上半年市場總成交額達175584.7萬元,總交易量達412531噸,日均人流量為20000人次,車流量為9000車次。其中蔬菜成交額101946.5萬元,成交量365541噸;豬肉成交額17647萬元,成交量10170噸;水產成交額30353.6萬元,成交量19202噸;禽蛋成交額911.06萬元,成交量1196噸;冷凍行業成交額18521.37萬元,成交量15338噸;補充行業成交額6205.2萬元。以下為上半年具體運行情況分析:
一、蔬菜行業
1、銷量分析
春節民工返鄉、各行業歇業等眾多因素影響,對市場蔬菜的銷量影響比較大,1月和2月的蔬菜成交量分別在57476噸和42100噸;3月份各行業都正常營業、外來務工人員返回,市場需求量恢復正常,成交量64495噸;4月份銷量有所下降,成交量61270噸;5月受產地和本地菜產量增產的原因,銷量略有增加,成交量67600噸;今年6月份梅雨天氣未對蔬菜產量產生太大影響,本地菜開始進入上市高峰期,當月蔬菜成交量高達72600噸。
2、價格分析
2月份成交均價高于去年,成交均價為3.09元/公斤,其他幾個月份均價穩定在2.75元/公斤左右。
二、豬肉行業
1、成交均價呈下降態勢:
第一季度成交量4520噸,成交額9172萬元;第二季度成交量5650噸,成交額8475萬元,成交量環比增長25%,成交額下降8%,成交均價下降26%。第一季度全國豬肉銷售興旺影響,對豬肉價格形成有利支撐。第二季度豬肉銷售放緩,生豬出欄量大,影響價格下降。
2、成交量呈兩頭大中間?。?br/>
1月鮮肉銷量增加較多,達1700噸;而2月受春節期間鮮肉儲備充足和大批外來人員未返回影響,銷量有所下降,達1200噸;3月至6月,客流量基本恢復正常,銷量也恢復到往常狀態。
三、禽蛋行業
上半年禽蛋成交量1196噸,成交額911.06萬元,成交均價7.62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成交量1420噸、成交額726.1萬元和成交均價5.11元/公斤,成交量同比下降16%,成交額同比增長25%,平均成交單價上漲49%。
1、成交量呈兩頭大中間?。?br/>
1月份銷量相比去年同期,減少較為明顯,達180噸,主要原因:價格上漲明顯。2月份受民工返鄉未歸影響銷量最低為102噸,3月份起銷量開始恢復正常達200多噸。
四、水產行業
上半年水產成交量19202噸,成交額30353.6萬元,成交均價15.81元/公斤。相比去年同期成交量18600噸、成交額20839萬元和成交均價11.2元/公斤,成交量同比增長3%,成交額同比增長46%,平均成交單價增長41%。1月平均批發價格在14.34元/公斤,成交量3420噸,成交額4905萬元。2月受各行業歇業和民工返鄉未歸的影響,當月的成交有所下降,價格卻受中高檔水產品拉動,平均批發價格在16.34元/公斤,成交量2517噸,成交額4112.6元。3月隨著民工返回和各行業恢復,成交量恢復正常,成交量3135噸,成交額4845萬元。4月比3月稍微有所上浮。5月中旬隨著季節性水產小龍蝦加入,產量較小,水產整體的批發價格有所上浮,平均批發價格在16.3元/公斤,成交量3350噸,成交額5460萬元。6月隨氣溫升高、水產運輸成本和季節消費品種的影響,成交量3480噸,成交額5871萬元,本月季節性水產小龍蝦也開始進入上市高峰。
五、冷凍行業
3月冷凍行業正式營業。上半年冷凍行業成交額18521.37萬元,成交量15338噸,成交均價8.28元/公斤。冷凍行業開業運營,近一步完善了市場商品體系,增加了市場農副產品的一站式采購渠道,加大了冷凍類產品的價格優勢。但是受到大型冷庫缺乏和成本增加影響,前期呈現欠繁榮狀態。不過在公司領導、員工和經營戶的共同努力下,冷凍行業情況在逐漸好轉。
六、補充行業
調料、豆制品、冷凍、醬菜等行業為市場的補充行業,其完善了市場商品體系,上半年成交額6205.2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呈現穩定發展態勢。
七、市場特色
1、技術服務雙提升;
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組織員工開展消防知識培訓,組織檢測人員開展技術培訓,全面開展經營戶滅火技能培訓,開展電動三輪車安全宣教整治活動。
2、食品安全,人人有責;
自產自銷區于2017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這進一步完善市場配套,改善交易環境,解決了廣大菜農賣菜難的問題,為本地菜農提供銷售平臺?,F為加強市場食品安全監督,維護農戶的合法利益,規范市場管理,公司對自產自銷區的農戶進行了實名制登記,并針對農戶的運輸工具進行上牌,便于檢測中心對農產品的檢測結果進行登記和追溯,盡可能讓廣大消費者買的放心,吃的安心。
3、現有資源合理充分利用;
對公司剩余物業、商位、廣告位進行公開招商,合理有效,吸引更多的經營戶來市場經營,為公司業績創收。